鲍春来:三十而立行在途中 重返赛场物是人非

羽毛球之星/明星/個人資料...Badminton Star, Badminton Player, Player Profile and more...
回复
Jzhang
帖子: 11
注册时间: 2013-05-11, 06:09
联系:

鲍春来:三十而立行在途中 重返赛场物是人非

帖子 Jzhang »

鲍春来:三十而立行在途中 重返赛场物是人非

美国作家霍桑说:“人生包括两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

刚刚过完30岁生日的鲍春来,英气不减地与小队友们在操场上跑步。已经从国家队退役一年多的他,为了今年的全运会,又回到了自己的母队——湖南省羽毛球队。

3月的长沙,骄阳已经有了热情的滋味,已经跑完9圈的鲍春来早已大汗淋漓。自归队以来,他每天都和年轻队员一起完成着相同的训练。三十而立,如果以30岁作为人生旅途中梦与希望的临界点,刚到而立之年的鲍春来,已然行在途中。

重返球场,只因“打球是我想做的事”

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的湖南省羽毛球队,对鲍春来而言,有着特殊且难以割舍的意义。坐在树影斑驳的训练馆楼下,领队家刚满13岁的女儿嘟嘟刚巧走过,鲍春来笑笑说:“时间过得真快,嘟嘟都这么高了,当年她还那么小。”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听上去,这略显老气横陈的感慨似乎与面前这位“皎如玉树临风前”的潇洒美少年极不相称,然而,从他的“和颜善笑、美口善言”之中,不难看出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有着自然平和而又深入血脉的感情。

12岁那年,鲍春来就是从这里开启了自己的羽毛球职业之路,经历过事业的巅峰,却又在自身状态最好的时候无奈地因病退役,岁月给予了他许多的磨砺,而他也在生活的变迁中日渐成长。再次回到昔日启程的地方,年轻的鲍春来也多了一份同龄人少有的从容与平和。“现在,打球是我想做的事,结果并不重要。”他表情恬淡地说。

离开国家队一年多来,鲍春来一次比赛都没有参加过,去年的全国锦标赛,面对记者采访时,他甚至说自己几乎连怎么拿球拍都快不记得了。所以,对鲍春来而言,目前他训练的主要目标就是让自己尽快恢复状态。

早上9点刚到,鲍春来就背着个黑色的球包,款步走进湖南省男一队的训练场,和主教练陈伊波进行过简短的交流后,他便开始认真地热身。和之前在国家队时相比,现在的训练轻松了很多,“国家队是个非常需要个人能力的地方,竞争很激烈,所以你时刻不能放松,压力会很大。”鲍春来说,“加上这一年多我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对自己也是一种历练。我觉得换一种方式打球,会有一种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现在,鲍春来在训练时带给人的感觉就很舒服,既不因不争而松散懈怠,也没有因认真而变得压力重重,就像他本人的个性一样,温和适中、恰到好处。不管是器械训练还是技术练习,他每次都会把教练规定的训练项目一个一个地认真做完。训练期间,他虽然会和队友说笑交流,但从不会漫无目的地聊天,耽误训练。和队友搭档训练时,他会像个大哥哥一样,细心、温和地帮助队友完成训练项目。不过,大哥哥也有羡慕小弟弟们的时候。一个周五的下午,做完了器械训练的鲍春来和队友们一起到操场跑圈,看着小队友们一块块分明而又健美的腹肌,他故意做出一副委屈的神情,一边坏笑着一边摸着自己的腹部说:“唉,我就没有。” 虽然是开玩笑,但你真的能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放松。队里需要他,他便来了;认真训练,一切随心。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打球是我想做的事”。

在离开国家队的一年多时间里,鲍春来做过很多事情,主持、代言、文化交流、羽毛球运动推广等等,他也因此去了很多地方。和之前因比赛带着追求终极结果的目的性不一样,这一年多来,鲍春来就像一个刚刚睁开眼睛的孩童,以一种毫无动机与目的的心态,观察、体验着羽毛球之外的世界与社会,“这是一个不一样的过程,羽毛球不再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开始让自己沉淀下来。”

归队训练以来,鲍春来很少因为个人的事情请假,除非北京有工作,需要他回来。能够安排在周末的,他会尽量把工作安排在周末,因为湖南队每周只有周四下午和周日一天的休息,工作一做完,他会立刻赶回湖南,参加训练。不仅如此,就连每天的训练,最后一个离开训练馆的人也一定是他。一次,器械训练结束后,鲍春来和队医并排坐在器械室外的石凳上,为了缓解连日训练造成的肌肉酸痛,队医在一旁给他做着放松按摩,他则用另一支手拿着一个哑铃,在胸前上下提动,继续练习臂力。“他自律性相当高。”坐在对面的陈伊波教练赞叹道:“他从不让人操心,队里安排的训练,不用人催,也不用监督,他都会很自觉、很认真地完成,而且对我们这些教练、队医都很尊重。”说话间,几个小队员从旁经过,陈教练立刻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督促他们抓紧到操场跑圈。小队员们一面答应着,一面像老鼠躲猫一般嬉笑着跑开,“如果年轻队员都像鲍春来这样,队伍就好带了。”陈教练不禁感叹到。

提起鲍春来,湖南队总教练唐辉更是满心感激,“队里一说需要他,他毫无条件地就立刻回来了,而且训练还那么认真。他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对队友和教练们都很尊敬,每一个人都很喜欢他。他还能帮着提点小队员,最重要的是他的这种自律性,对年轻队员的正面影响相当大。自从他回来后,队里的士气明显提升了很多。”

云游四方,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就会再为你打开一扇窗!”

因风湿病不得不退役的鲍春来,退役后的生活,丰富得连他自己都不曾预料到! 做主持、当形象大使、出席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去到很多不曾去过的地方,遇见许多有意思的人与事·····世界像一个张开了双臂的朋友,热烈地把他拥入怀中。

2012年初,《我是冒险王》第一期节目在青海卫视播出,这是离开国家队一年多来鲍春来投入时间与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昔日赛场上那个俊美和善的冠军,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专业的旅游探索类节目主持人。“冒险王”带给鲍春来的,不只是一次成功且华丽的转型、蜕变,更是一场探寻世界、发现自我的旅行。

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类节目,《我是冒险王》去到的地方都是一些地理位置偏远、却有着奇特的风光地貌与人文风情的地方。罕见的自然风貌、多样的生存环境让鲍春来对自然与生命有了更多的敬畏与感悟。

有一次,鲍春来随栏目组到吉林的冰原,去拍摄原始的鄂伦春族居民特有的冬季捕鱼活动。当天的气温是零下30多度,加上从西伯利亚平原长驱直下的凛凛寒风,这对从小在长沙长大的鲍春来而言,可是从未体验过的考验。早上6点,他们就到达了当地人居住的村庄,7点便跟随他们准时出发捕鱼。严冬的清晨,黑幕尚且笼罩着大地,几匹高头大马拉着一块一米见方的木板,十几个人就这样肩挨肩、脸冲外地围坐在木板边儿。鲍春来坐在牧民中间,马车在冰面上飞奔,冷空气像刀一样在脸上划过,“为了去捕鱼,我专门买了一双超厚的UGG鞋,还里里外外穿了3条厚棉裤,可是马车一跑,你就感觉从双脚到全身,整个人一瞬间就没知觉了,真的冷死了。”现在回忆起来,鲍春来还心有余悸,“可是那些牧民们却还能迎着寒风,愉快地唱歌。”牧民们从股子里透出的乐观豁达,让鲍春来欣喜不已。听着牧民们的歌声,不知不觉间太阳就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一缕金黄的阳光从背后投射过来,那种感觉、那种温暖是过去从未体会过的。”鲍春来描述着当时的情景,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进过冰原的鲍春来,自然也探寻过沙漠的苍茫与沉寂。在那里他看到为了抵御恶劣的生存环境,当地居民聚居在一起的“豁子”,一般一个豁子住着3户人家。贫瘠的自然资源,却从不妨碍生命的顽强与尊严,这也是让鲍春来最为感慨的地方,“最初看到那里的环境,放眼四望全是黄沙,我就一直担心,他们是怎么喝水、怎么生活下来的。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人能这么顽强地生存下来,我真的是很佩服!”从东到西,从严寒到酷热,前后40多度的温差,刺激着鲍春来的感官,而冰原的寒固与沙漠的逶迤,也渡化着鲍春来的心灵,让他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时,更敬佩人的顽强与智慧。一次,他在青海跟随当地的藏民到4000多米高的雪线上挖虫草,早上7点,坐着一位藏民的摩托车,一路听着藏民播放的“民族风”,颠颠簸簸地就上山了,“沿途经过的藏民,不管认不认识,你只要冲他们笑,他们都会热情地回应你。”鲍春来回忆着。不过挖虫草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高原气寒,人还要趴在一片绿草中,一点点地辨认,还好他有当运动员的底子,一般人还真未必吃得消。“这些藏民很厉害,他们一眼就能看到虫草,我找半天才能找到一个,真是非常考验人的眼力。”

尽管去的都是些边远的地方,但还是有人能够认出鲍春来。有一期节目是拍金丝燕窝,它只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岛上才有。鲍春来和栏目组到达的那座小岛,整座岛上只有两三个搭建起来的小木棚,那些渔民们就住在这些小木棚内,条件非常简陋。然而,刚一上岛,就有一个渔民望着鲍春来问道:“你是那个打羽毛球的吗?”这让鲍春来吃了一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永远都显得那么渺小,最智慧的做法,就是顺应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换句话说,也可以叫做“随遇而安”,这不仅是鲍春来在旅途中悟出的真理,也是他生活中一贯的处事原则。他从不刻意去追逐什么,也不过分争抢什么,只是欣然地接受生活给他的一切,认真地做着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

在担任主持人工作的同时,鲍春来还肩负着国台办海峡交流形象大使和中国羽协全民健身形象大使的工作。除了一些常规的文化交流、友好访问,鲍春来还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一些羽毛球项目的推广活动。

今年,他就参加了两站中国羽协举办的羽毛球推广活动,活动中除了主办方安排的环节,鲍春来自己也非常喜欢和球迷朋友们交流、分享。“这些球迷大部分都是特别狂热的羽毛球爱好者,有时候,他们问的问题、关注的事情,专业得让人不得不敬佩。”鲍春来从不嫌球迷们的问题繁琐,反而感到很欣慰,他说:“从他们问的问题来看,他们真的很用心,对羽毛球的关注度和自身的要求也很高,有些问题甚至我打球的时候都没有认真考虑过。”

性情随和、待人宽厚的鲍春来,在活动中也结交了许多的朋友,甚至有一次,他去医院看病,被一位热情的老球迷认出,追着他问各种有关羽毛球实战的问题。让鲍春来佩服的是,这位球迷不仅每天打5、6个小时的球,就连参加业余比赛时,也会像国家队队员那样,从赛前准备、训练到营养的搭配,无一不全,自行安排得相当妥帖。“我们那时候还是队里给安排,自己都没有这样去准备过。”鲍春来自愧不如地赞叹到。之后,他便和这位球迷结下了深厚的忘年交,有时间便会与他沟通交流。

去年一年,鲍春来大半年的时间都行走在世界各地,辛苦不言而喻,但收获也让他欣慰。他说自己是一个对待工作很执着的人,无论打球还是主持,他都会投入全身精力去认真完成。与他而言,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与最平实的安稳。

规划未来,想做的事情很多

今年2月17日,鲍春来迎来自己的30岁生日。那天,几个队友帮他庆生,大家在一起吃饭、唱歌,玩得很开心。俗话说:三十而立,进入30岁,似乎代表着挥别年少轻狂,就此走向成熟。但是,对于这一点,鲍春来却坦言自己没有特别的感受。“生日那一天,就和往常一样,大家吃吃饭、唱唱歌,没有感伤,也没有什么好兴奋的,更没有什么难以言表的感慨,一切如常。”

确实,有时候我们常常给生活设定上某个重要的节点作为警示,期待着什么,或者盼望着什么,但当那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却浑然不知。不过,对于自己的未来,鲍春来的心里还是有着很清晰的规划。

今年全运会结束后,鲍春来会继续做一个自由行走的主持人,去探索那些辽远而又真实的世界。还会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参与羽毛球的推广活动,“在以后的推广活动中,我会和球迷们更多地分享我的经验与感受,特别是和90后的小球迷们分享。”鲍春来说。在他接触过的一些90后小球迷中,他发现他们的想法真的和自己这一代球员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90后,他们更自我。而且个人表现欲很强,很有自己的想法。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我们打球那会,真的还是想着国家荣誉。”不过,他并不认为这些有什么不对,或者不好。时代在发展,有些东西确实应该变一变了,但是一项传统运动想要有新的发展,一定要有传承,这就需要在交流中,把两代人的思想进行沟通与梳理,通过交流,让他们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鲍春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热爱羽毛球这项运动。

除了这些已经开展的工作,鲍春来还想有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出唱片,出自传等等。其实,鲍春来在国家队时,就已经是大家公认的才子了。那时候,他经常会在训练之余写博客,抒发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或是内心的小情调,而他的文字也和他本人一样,温和、婉转,有着一种天质自然的感动。鲍春来说,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他会注意收集记录一些有意思的人或事,未来有一天,他会把这些辑录成册。他希望他的自传,不单单是自己运动生涯的回顾,最好能激励人进步,带给人快乐。

以后,鲍春来还想开一家球馆。不同于现在大部分以盈利为目的的球馆,他理想中的球馆应该既能够体现羽毛球的历史、文化、又有他个人的经历与经验分享。他希望来这里打球的人们除了健身娱乐,还能了解、感悟羽毛球运动的文化与乐趣。

斑驳的树影下,身穿浅卡奇色针织衫的鲍春来一面踱着步,一面述说着自己未来的构想。看着眼前这个爽朗清举的美少年,真的有股如沐春风般的舒适感,难怪会有那么多的女球迷迷恋他。可是问到另一半,鲍春来有些许羞涩地摇摇头。几年前我们杂志就这个问题曾采访过他,那时,他说理想中的另一半应该是个长发飘飘的女孩。可是几年过去了,他周围的队友、朋友成家的成家,当爹妈的当爹妈,他的长发女孩却至今都没现身。“这个要看缘分,两个人在一起要合适才行。”鲍春来说。至于身高、发型这些外在的东西,他现在也没有必须的要求了,只要女孩贤惠、孝顺父母就好。

从最初的长发女孩到如今适合自己的孝顺姑娘,成长的足迹虽然不易发觉,但总会在不经意间露出痕迹。

采访结束那天,正巧又遇鲍春来和队友在操场跑圈,与初见他时一样。阳光中,他那清朗的面容,清澈的眼眸,让隆隆而逝的过去和滚滚而来的未来,在他面前都安静地如轻轻拂过脸颊的春风,没有呼呼的争鸣,却又真实而自然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在变幻不定的岁月里清醒地保持着不变的自我,并不断地前行。就像这袅袅的春光,一年一度,却又始终如一。
(封面人物:鲍春来)
(封面人物:鲍春来)
bmt-封面人物_鲍春来.jpg (74.61 KiB) 查看 2797 次

脸书 | 推特 | 電郵 | WhatsApp | 微博 | 微信 | 分享推荐按钮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48 访客